《高阳台·题沈周〈溪山秋色图〉》
木末风回,矶头水咽,石田老笔峥嵘。
淡墨晕章,分明五代入冰绡。
谁将董巨荒寒意,化吴门、暖翠盈盈?
最堪怜,一角草堂,卧对云屏。
当时艺苑推盟主,有枝山敛衽,六如低眉。
芥子须弥,都来腕底经营。
至今绢素凝香处,尚氤氲、四百春晴。
待重摹,疏柳斜阳,认取先生。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一、从「杜门弟子」到「吴门鼻祖」的笔墨嬗变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其艺术生涯恰似其《夜坐图》中所题「静观自得」四字——苏州博物馆藏其早年《山水册》尚存杜琼严谨笔法,而故宫博物院《仿倪瓒山水卷》已见「折带皴」化为绵里藏针的独造。王世贞《艺苑卮言》谓其「晚岁颓然自放,而神采愈密」,正是对其「粗沈」阶段「乱柴皴」「秃笔点苔」的美学注解。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二、《庐山高》与《东庄图》的双重范式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庐山高图》,以王蒙牛毛皴作巨幛山水,却将「高远」构图转化为「仁者乐山」的儒家意象;而南京博物院藏《东庄图》册页中「稻畦」「桑洲」等平凡景致,经其以黄公望浅绛法点染,竟成「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的诗化宇宙。这种「极工」与「极写」的辩证,恰合董其昌所言「画家以古人为师,已是上乘」。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三、唐寅题跋中的精神密码
台北故宫藏唐寅《溪山渔隐图》卷尾跋文「石田先生尝谓画贵有土气」,道出沈周艺术核心——其用苏州土绢、吴兴兔毫,乃至《夜雨止宿图》中「湿笔积墨」技法,皆为实现赵孟頫「书画同源」理想。美国纳尔逊美术馆藏沈周《落花诗卷》,更将书法「屋漏痕」笔意融入山水轮廓线,开创「文人画」新境。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四、从「有竹居」到「艺林宗匠」的启示
文徵明《甫田集》记载沈周晚年「丹青债」轶事:求画者堵门,而先生「竟日挥洒不倦」。这种「以艺弘道」的担当,使其《策杖图》中杖藜老翁的形象,成为明代文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永恒象征——大英博物馆藏《山水八开册》里「米点皴」与「青绿法」的融合,正是「集其大成,自出机杼」的最佳注脚。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七律·过沈周故里作》
虎丘南去水云宽,犹带先生墨渖寒。
五尺溪藤收雨气,一生茅屋卧烟峦。
已教黄鹤输苍润,更遣倪迂叹郁盘。
今日东庄谁主者?落花风里卷帘看。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广瑞网-全国股票配资公司-普通人怎么加杠杆炒股-最新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