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暮色中,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的博卡奇卡(Boca Chica)海岸,再次成为全球目光的焦点。
当地时间10月13日18:23(北京时间10月14日7时23分),SpaceX第 11 枚星际飞船火箭“星舰”,从星际基地发射升空,其上层级搭载在超重型火箭助推器上。随着助推器B15划破天际,人类现役最大、最具争议运载火箭的“试验型阶段”正式落幕,迈入更成熟的V3版本时代。
SpaceX 超重型火箭助推器搭载星际飞船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星际基地的发射台升空,进行第 11 次试飞。(直播截图)
将星际飞船各级送入太空后,超重型火箭于升空7分钟后返回墨西哥湾进行软着陆,测试着陆发动机配置,随后自行爆炸。SpaceX 总裁格温·肖特韦尔 (Gwynne Shotwell) 上个月在巴黎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升级后的原型“确实可以将人类送上月球和火星。所以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
“告别V2” 什么“新”了?
这次编号为Flight 11的发射任务,使用助推器 Booster 15(B15-2) 和上级飞船 Ship 38(S38)。SpaceX官方公告及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备案文件显示,任务目标包括:验证推进系统新一轮稳定性、测试热分离、再点火、热防护瓦极限耐热性等关键环节。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代理局长肖恩·达菲在 X 上表示,此次任务是“美国人登陆月球南极的又一重要一步”。
据悉,B15-2 将在着陆燃烧阶段使用与以往不同的策略:初期点火 13 台发动机,再逐步切换至 5 台发动机做微调,并维持火箭姿态。
在飞行约 2 分 30 秒后,星舰完成热分离,上级 S38 与助推器分离,助推器随后返回墨西哥湾进行“软溅落”海上着陆。
脱离助推器后,星舰 S38 在亚轨道飞行阶段进行了再点火操作,以验证未来更复杂任务中推进器的再燃能力。
SpaceX 超重型火箭助推器搭载星际飞船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星际基地的发射台升空,进行第 11 次试飞。(直播截图)
此外,S38 还执行了热防护瓦(热盾)部分区域的调试,即故意拆除或减弱部分隔热材料,以测试在高热载条件下系统的耐受极限。在再入路径控制上,S38 采用了“倾斜 / 动态 banking”姿态调整,以模拟未来从太空返回的轨迹控制方式。
最终,S38 在印度洋落区成功溅落,完成此次测试飞行。
在此次任务中,S38 搭载了 8 枚 Starlink 模拟卫星(mass simulators),作为结构与部署验证载荷。
此外,Flight 11 延续了此前几次任务中的惯性:使用已飞行过的发动机组件(24 台发动机在 B15-2 中为复用部件)以检验重复使用性与推力稳定性。整体来看,这一次飞行是 Block 2(V2)版本的“收官之作”——承担总结、验证、封账职能,为更高版本铺路。
据封面新闻此前跟踪报道,从2023年首飞至今,星舰V2版本经历了五次关键转折:从早期连续爆炸、热分离失败,到2024年成功实现受控再入,其可靠性在迭代中逐步提升。
告诉迭代:争议中的“可控冒险”
SpaceX的试飞史始终伴随争议。
支持者赞誉其“以失败换速度”,而批评者则指责“以冒险换进度”。据封面新闻此前报道,第1至第10次发射均伴随不同程度的事故,包括推进器失控、燃料系统爆炸等。然而,SpaceX并未因此放缓节奏。马斯克曾表示:“星舰要在爆炸中学习,在失败中完善。”
据公开文件披露,尽管2025财年SpaceX获准每年发射25次星舰,实际执行不足半数。监管谨慎源于其33台“猛禽”发动机并联产生的巨大推力与环境压力。在博卡奇卡,当地政府与SpaceX的博弈从未停止:海滩封闭、居民迁移、基础设施改造……这座“私人航天城”在争议中扩张。
V3时代:从“试验箭”到“商业工具”的跨越
根据SpaceX公布的技术路线图,V3版本将实现系统性升级:采用推力更强、燃效更高的“猛禽3”发动机;优化热防护系统以支持完整轨道再入与复用;结构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减重;并兼容NASA“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器接口。
NASA曾确认,星舰系统是“阿尔忒弥斯3号”登月计划的核心登月器之一。要获得最终载人许可,SpaceX必须在接下来的V3阶段证明:星舰能够稳定执行轨道任务、实现可控回收、保障人类安全。
这意味着,从技术测试走向商业与载人,是SpaceX必须跨越的关口,而V2的最后一飞,则是那道门槛前的“期末考试”。
若成功,星舰单次发射能力将突破百吨级,大幅改写航天运输成本模型。SpaceX内部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V3的轨道级复用,但这一进程依然面临技术、资金与监管的三重挑战。
星舰项目的意义早已超越技术范畴,他更是马斯克“移民火星”愿景的载体。每一次发射,既是技术验证,也是面向资本市场与公众信心的宣言。“航天产业需要这样的标杆项目,”一位网友评论,“但成功必须建立在可重复的可靠性上。”
目前,SpaceX已通过“猎鹰9号”证明了可回收火箭的商业可行性,而星舰需要复制的不仅是技术路径,更是从试验到商用的完整闭环。
在全球航天史的时间线里,这一刻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于SpaceX而言,本次星舰的测试,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广瑞网-全国股票配资公司-普通人怎么加杠杆炒股-最新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