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晚,也门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通过电视声明宣布:即日起,任何与以色列港口有业务往来的航运公司旗下船只,无论国籍、位置,都将成为导弹和无人机的打击目标。
这场代号“第四阶段封锁”的行动,彻底撕碎了此前“挂中国或俄罗斯国旗可保安全”的航运潜规则。
2024年起,红海出现奇特现象:巴拿马、利比里亚等国货轮纷纷在航行系统中标注“船上有中国人”“运输中国货物”,甚至直接悬挂五星红旗。
这一策略源于胡塞武装早期承诺——中俄船只可安全通行。 但到2025年7月,西方船东大规模冒用中国标识的行为激增。
希腊船东的“魔法海洋号”被击沉前,就曾伪装成“非以色列关联船只”,实际却装载炸药原料驶往海法港。
这种欺诈行为不仅扰乱航运管理,更可能引发外交误判,最终迫使胡塞武装放弃国籍豁免政策。
胡塞武装的封锁能力已非“草莽游击队”水准。 6月26日,其首次公开使用“哈蒂姆-2”高超音速导弹袭击以色列海法港,该导弹速度超8马赫,可穿透现有防空系统。 更关键的是情报网的强化:
AIS船舶追踪:实时监控全球商船动态,精准识别曾停靠以色列港口的船只(如7月击沉的“永恒C”号因母公司3艘船一周内进出海法港被锁定);
伊朗卫星支援:共享历史航运数据,追溯船只三年内业务往来;
岸基雷达阵列:在荷台达港部署俄制雷达,覆盖曼德海峡全域。
这套系统使胡塞能绕过“国旗烟雾弹”,直击航运公司商业链条。
封锁升级仅24小时,利比里亚籍货轮“魔法海号”在红海遇袭起火,22名船员紧急撤离。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航线瘫痪:埃拉特港2024年收益暴跌80%,全年车辆进口量归零,60%工人失业;以色列60%钾肥出口通道中断;
运费飙涨:2400艘商船被迫绕行非洲好望角,航程延长14天,集装箱运费单箱暴涨近1万美元;
能源危机:每日850万桶原油运输受阻,布伦特原油价格突破88美元/桶。
声明发布数小时内,以色列空军轰炸荷台达港,摧毁被指用作“侦察平台”的扣押货轮“银河领袖号”。
国防部长加兰特警告“也门将面临与德黑兰同等的报复”,暗示可能扩大空袭范围。
但现实很骨感:以军“箭式”反导系统拦截单发成本达500万美元,而胡塞的导弹造价不足百万美元。 以国防部内部报告承认:“击落90%导弹,但剩下10%足以摧毁经济”。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7月9日明确要求胡塞武装“停止袭击商船,保障红海航行权”。
但民间舆论呈现微妙反差:部分网民认为胡塞行动是“反霸权正义之举”,尤其赞赏其袭击前强制疏散船员的人道程序(如“魔法海洋号”22名船员提前2小时获救)。
这种情绪背后,是加沙冲突造成超3.7万平民死亡的悲愤投射。
面对无差别打击,船东们祭出两大对策:
切割以色列业务:丹麦马士基等12家巨头公开声明“暂停以港口业务”,配合胡塞检查的船只生存率达100%;
技术避险:挪威公司推出远程操控货船,中国研发“低可探测性”船体设计,以色列企业测试商船反导系统。
但绕行好望角的成本黑洞仍在扩大——每艘超大型油轮单趟燃油消耗增加300吨,全球供应链的阵痛远未结束。
广瑞网-全国股票配资公司-普通人怎么加杠杆炒股-最新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